
🌞 隨著夏季的到來,氣溫上升,人們開始換上輕便的鞋子,如涼鞋和拖鞋,期望能讓腳部透氣舒適。然而,這些穿著習慣若不當,也可能成為香港腳的引發因素。雖然涼鞋和拖鞋能改善腳部的悶熱情況,讓雙腳更通風,但如果每天長時間穿同一雙涼鞋,並且不搭配襪子,鞋內仍可能積累汗漬和潮濕,從而成為黴菌滋生的溫床,進而導致香港腳的發生。
👨⚕️ 為了有效預防香港腳,民眾應該注意保持雙腳乾燥和通風,並且建議每日更換鞋襪,避免長時間穿同一雙鞋,最好能輪換穿多雙鞋,讓鞋內的汗漬得以乾燥,減少黴菌的滋生。儘管涼鞋和拖鞋有助於通風,穿著時仍應注意腳部的清潔和乾燥,並避免過度潮濕。林醫師將在本文中介紹香港腳的成因、症狀以及如何通過中醫治療來有效預防和改善這一常見的足部問題。
💡 成因與症狀
🥼 現代醫學認為,香港腳是由於黴菌感染引發的皮膚病,並且通常與潮濕環境和免疫力弱有關。中醫則認為,香港腳的主要原因是體內濕熱過重。正常人的體溫大約在36.5℃至36.8℃之間,但若經常食用冰冷食物,會使身體無法有效排出多餘的濕氣和熱量,從而影響局部血液循環,造成腳部皮膚出現異常變化,並且多數出現在腳趾縫,並伴隨搔癢感。
🩺 治療方法與養生建議
💭 既然香港腳的成因與濕熱有關,那麼中醫治療便強調清熱、利濕。經典的方劑如龍膽瀉肝湯,有清熱解毒的作用。另有木通、澤瀉、茯苓等藥物可幫助祛濕。另外,豬苓湯是一個清熱利濕且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的方劑,效果也頗為理想。土茯苓在古代藥典中被認為能治療頑固的病症,對於香港腳也具有良好的療效。百部則被認為有殺菌作用,可用於治療由黴菌、念珠菌等引起的足部疾病,效果顯著。

🧴 中醫草本外用洗方
☯️ 中醫的草本外用藥方,能有效改善足部的濕熱環境。以下是一個常用的洗腳方:
🌿 材料:苦參、地膚子、蛇床子、土茯苓各30g,黃柏、蒼朮、藿香、蒲公英、金銀花20g。
💡 方法:將所有藥材放入2000cc水中,用小火煎煮20分鐘,然後過濾取汁。將溫熱的藥液浸泡患部約20至30分鐘,每天一次,連續使用8天,可以改善足部的濕熱環境。

👣 足部護理與日常保養以及 🍽️ 飲食習慣
👟 現代人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鞋襪,使得腳部容易悶熱,容易導致臭味或甚至感染,因此保持腳部乾燥至關重要。
🩴 治療香港腳除了用藥外,保持足部乾燥也十分重要。選擇透氣性好的鞋子,避免穿著不合適的鞋襪,可以有效減少黴菌生長的機會。此外,經常將腳部暴露在陽光下,利用紫外線殺死黴菌,也是很好的防護措施。生活中,要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或公共設施,如游泳池、三溫暖等場所。保持腳部乾燥清潔,勤換襪子,選擇透氣性良好的鞋子,有助於預防香港腳的發生。
🥦 除了治療,日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會影響香港腳的發生。避免食用辛辣、燥熱、油炸及冰冷的食物,這些食物會加重體內的濕熱。多吃些蔬果,選擇性質偏溫和的食物,能幫助體內濕氣的排出。

總結來說,香港腳的治療不僅要依賴外用藥物,還需要配合內服草藥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,從而從根本上改善腳部的濕熱環境,達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。
專欄文章醫師介紹

學經歷
- 中國醫藥大學後中醫學系
- 中醫師全聯會理事
- 人文中醫醫療體系總院長
- 新豐上上中醫診所院長
- 前清泉醫院中醫師
- 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
- 前秀傳綜合醫院中醫師
主治項目
- 中醫內科: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鼻竇炎、眼睛疾病、視覺障礙、頭痛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肥胖症、睡眠問題、胃腸疾病、食慾不振、心悸、脂肪肝、代謝症侯群、免疫功能調節、自律神經失調、自體免疫疾病、記憶力減退、腦中風。
- 中醫婦科:內分泌失調、泌尿道感染、白帶分泌物異常、多囊性卵巢、月經異常、經前症侯群、月經相關疾病、產後月子調理、更年期症侯群、男/女性功能障礙。
- 中醫兒科:小兒轉骨、尿床、性早熟、考試症侯群、小兒過敏性鼻炎、過敏體質調理、遺尿、發育遲緩。
- 中醫皮膚科:異位性皮膚、帶狀皰疹、蕁麻疹、接觸性皮膚、脂漏性皮膚炎、濕疹、青春痘、汗皰疹。
- 中醫針傷科:運動傷害、網球肘、媽媽手、腕隧道症侯群、退化性關節炎、五十肩、板機指、足底筋膜炎、手腳麻痺、椎間盤突出、頸椎疾病、腰背痛、坐骨神經痛、顏面神經麻痺、中風後遺症、中風復健、電針、姿勢校正、帶狀皰疹後遺症、骨刺復位復健。
- 雷射針灸
- 減重療程
- 不孕療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