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💡 什麼是宿便
在中醫角度,宿便泛指腸道中長期滯留未能順利排出的糞便。它不只是排便不順,更可能影響全身氣機運行與五臟六腑的協調。
宿便的常見症狀:
• 排便不順或數日無排便
• 腹脹、腹痛
• 口臭、食慾不振
• 皮膚暗沉、痘痘
• 情緒煩躁、失眠

☯️ 中醫的病因分析
宿便的成因可歸為:
• 脾虛運化失常:無力將食物轉化為糟粕並順利排出
• 氣機鬱滯:壓力或情緒影響肝氣疏泄,進而阻礙腸道氣機
• 腸燥便秘:體內津液不足,導致糞便乾結難排

💡 中藥調理方式以及針灸治療方法
1. 中藥調理建議
根據不同證型選用合適的中藥處方:
1. 氣滯型便秘(脹痛明顯、排便困難)
• 常用藥:枳實、厚朴、陳皮、柴胡
• 方劑參考:枳實導滯丸
2. 腸燥型便秘(大便乾硬、口乾唇燥)
• 常用藥:火麻仁、郁李仁、生地黃、當歸
• 方劑參考:麻子仁丸
3. 脾虛型便秘(大便不成形、乏力)
• 常用藥:黨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
• 方劑參考:參苓白朮散加減
# 請務必由合格中醫師辨證論治,不建議自行抓藥使用。
2. 針灸治療方法
針灸能調和腸胃、疏通氣機、促進排便,常用穴位包括:
• 天樞(大腸經):調理腸道蠕動
• 足三里(胃經):健脾益氣
• 上巨虛(大腸下合穴):增強腸道排空功能
• 支溝(三焦經):行氣導滯
• 大腸俞(膀胱經):直通大腸、改善便秘
搭配艾灸溫通經絡,效果更佳。針灸療程通常建議每週1~2次,持續2~4週評估療效。

日常保健建議:
1. 飲食調整:少油炸辛辣,多蔬果與溫熱性食物
2. 適度運動:如快走、揉腹,刺激腸蠕動
3. 作息規律:早睡早起、養成定時排便習慣
4. 情緒調養:避免壓力過大,保持心情平和

📍結語
宿便雖小,影響甚大。若經常便秘或伴隨其他身體不適,應及早諮詢中醫師,從體質著手,標本兼治。
專欄文章醫師介紹

學經歷
- 中國醫藥大學後中醫學系
- 中醫師全聯會理事
- 人文中醫醫療體系總院長
- 新豐上上中醫診所院長
- 前清泉醫院中醫師
- 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
- 前秀傳綜合醫院中醫師
主治項目
- 中醫內科: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鼻竇炎、眼睛疾病、視覺障礙、頭痛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肥胖症、睡眠問題、胃腸疾病、食慾不振、心悸、脂肪肝、代謝症侯群、免疫功能調節、自律神經失調、自體免疫疾病、記憶力減退、腦中風。
- 中醫婦科:內分泌失調、泌尿道感染、白帶分泌物異常、多囊性卵巢、月經異常、經前症侯群、月經相關疾病、產後月子調理、更年期症侯群、男/女性功能障礙。
- 中醫兒科:小兒轉骨、尿床、性早熟、考試症侯群、小兒過敏性鼻炎、過敏體質調理、遺尿、發育遲緩。
- 中醫皮膚科:異位性皮膚、帶狀皰疹、蕁麻疹、接觸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濕疹、青春痘、汗皰疹。
- 中醫針傷科:運動傷害、網球肘、媽媽手、腕隧道症侯群、退化性關節炎、五十肩、板機指、足底筋膜炎、手腳麻痺、椎間盤突出、頸椎疾病、腰背痛、坐骨神經痛、顏面神經麻痺、中風後遺症、中風復健、電針、姿勢校正、帶狀皰疹後遺症、骨刺復位復健。
- 雷射針灸
- 減重療程
- 不孕療程